產品列表
PROUCTS LIST
新聞動態
NEWS
雙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性能指標:精度、穩定性與功能的全面突破
點擊次數:11 更新時間:2025-10-22
在化學分析、生物醫藥、環境監測及材料科學等領域,雙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憑借其高精度、高穩定性的光譜分析能力,成為實驗室核心儀器。其通過雙光束實時補償技術,有效消除了光源波動與環境干擾,為定量分析、動力學研究及物質結構解析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持。
一、技術原理:雙光束補償與比爾-朗伯定律的協同
雙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核心原理基于比爾-朗伯定律,即樣品吸光度(A)與濃度(c)呈線性關系(A=εbc,ε為摩爾吸光系數,b為光程)。與傳統單光束儀器不同,雙光束設計通過同步測量樣品光束與參比光束的強度差異,實時消除光源波動、環境溫度變化及電子噪聲的影響。例如,在有機合成反應中,雙光束系統可精準捕捉反應物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,避免因光源衰減導致的測量誤差。
典型儀器如上海菁華7600CRT型,采用1600L/mm高性能全息閃耀式光柵與進口長壽命氘燈/鎢燈光源,波長范圍覆蓋190-1100nm,波長準確度達±0.5nm,透射比重復性優于0.2%T。其雙光束結構通過分光鏡將單色光分為兩路,一路穿透樣品池,另一路直接進入檢測器作為參比,確保吸光度測量的絕對精度。
二、性能指標:精度、穩定性與功能的全面突破
波長精度與重復性
型號如UV-1800型,波長準確度達±0.1nm(656.1nm D2線),重復性≤0.1nm,可滿足DNA/蛋白質特征吸收峰的精準定位。其1200條/mm高性能全息光柵與進口光電倍增管接收器,確保了光譜分辨率與信噪比。
動態范圍與靈敏度
儀器吸光度范圍覆蓋-0.301至3000A,透射比范圍0-200%T,支持從痕量分析(如重金屬檢測)到高濃度樣品(如化肥成分)的直接測量。例如,在總磷總氮測試中,可通過標準曲線法實現毫克級濃度的直讀。
多功能擴展能力
現代雙光束儀器集成光度測量、定量分析、光譜掃描、動力學檢測及DNA/蛋白質測試等功能。以7601CRT型為例,其支持高、中、低三檔掃描速度,雜散光水平≤0.05%T,可完成全波段掃描(190-1100nm)并生成特征光譜圖,輔助物質結構鑒定。
三、應用場景:從實驗室到產業化的全鏈條覆蓋
化學合成與反應監控
在有機合成中,雙光束儀器通過實時監測反應液吸光度變化,確定反應終點。例如,某藥物中間體合成實驗中,儀器以2nm間隔掃描200-400nm波段,結合吸光度-時間曲線,精準控制反應時間,避免副產物生成。
生物醫藥與質量控制
儀器廣泛用于蛋白質濃度測定(如Bradford法)、核酸純度分析(A260/A280比值)及細菌生長曲線監測。某生物制藥企業采用雙光束系統,將蛋白質樣品檢測限降至0.1μg/mL,純度分析誤差<1%。
環境監測與食品安全
在水質檢測中,儀器可同時測定六價鉻(540nm)、總磷(700nm)等指標,檢測限達0.01mg/L。在食品領域,通過顯色反應(如鄰菲羅啉法測鐵)實現添加劑含量分析,符合GB/T 5009標準。
四、技術演進:智能化與模塊化的未來方向
隨著技術發展,雙光束儀器正朝著智能化與模塊化方向演進。例如,部分型號配備7英寸彩色觸摸屏與USB接口,支持GLP自我鑒定功能,可自動檢測波長精度并生成報告。此外,積分球、自動進樣器等附件的集成,進一步拓展了近紅外檢測與高通量分析的應用場景。
未來,雙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將深度融合AI算法,通過機器學習優化光譜解析效率,同時采用更環保的LED光源與固態檢測器,降低能耗并提升壽命。其在納米材料表征、單細胞分析等前沿領域的潛力,正推動科學探索與產業創新的邊界不斷拓展。 上一篇 沒有了 下一篇 雙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量結果更加穩定和準確
一、技術原理:雙光束補償與比爾-朗伯定律的協同
雙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核心原理基于比爾-朗伯定律,即樣品吸光度(A)與濃度(c)呈線性關系(A=εbc,ε為摩爾吸光系數,b為光程)。與傳統單光束儀器不同,雙光束設計通過同步測量樣品光束與參比光束的強度差異,實時消除光源波動、環境溫度變化及電子噪聲的影響。例如,在有機合成反應中,雙光束系統可精準捕捉反應物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,避免因光源衰減導致的測量誤差。
典型儀器如上海菁華7600CRT型,采用1600L/mm高性能全息閃耀式光柵與進口長壽命氘燈/鎢燈光源,波長范圍覆蓋190-1100nm,波長準確度達±0.5nm,透射比重復性優于0.2%T。其雙光束結構通過分光鏡將單色光分為兩路,一路穿透樣品池,另一路直接進入檢測器作為參比,確保吸光度測量的絕對精度。
二、性能指標:精度、穩定性與功能的全面突破
波長精度與重復性
型號如UV-1800型,波長準確度達±0.1nm(656.1nm D2線),重復性≤0.1nm,可滿足DNA/蛋白質特征吸收峰的精準定位。其1200條/mm高性能全息光柵與進口光電倍增管接收器,確保了光譜分辨率與信噪比。
動態范圍與靈敏度
儀器吸光度范圍覆蓋-0.301至3000A,透射比范圍0-200%T,支持從痕量分析(如重金屬檢測)到高濃度樣品(如化肥成分)的直接測量。例如,在總磷總氮測試中,可通過標準曲線法實現毫克級濃度的直讀。
多功能擴展能力
現代雙光束儀器集成光度測量、定量分析、光譜掃描、動力學檢測及DNA/蛋白質測試等功能。以7601CRT型為例,其支持高、中、低三檔掃描速度,雜散光水平≤0.05%T,可完成全波段掃描(190-1100nm)并生成特征光譜圖,輔助物質結構鑒定。
三、應用場景:從實驗室到產業化的全鏈條覆蓋
化學合成與反應監控
在有機合成中,雙光束儀器通過實時監測反應液吸光度變化,確定反應終點。例如,某藥物中間體合成實驗中,儀器以2nm間隔掃描200-400nm波段,結合吸光度-時間曲線,精準控制反應時間,避免副產物生成。
生物醫藥與質量控制
儀器廣泛用于蛋白質濃度測定(如Bradford法)、核酸純度分析(A260/A280比值)及細菌生長曲線監測。某生物制藥企業采用雙光束系統,將蛋白質樣品檢測限降至0.1μg/mL,純度分析誤差<1%。
環境監測與食品安全
在水質檢測中,儀器可同時測定六價鉻(540nm)、總磷(700nm)等指標,檢測限達0.01mg/L。在食品領域,通過顯色反應(如鄰菲羅啉法測鐵)實現添加劑含量分析,符合GB/T 5009標準。
四、技術演進:智能化與模塊化的未來方向
隨著技術發展,雙光束儀器正朝著智能化與模塊化方向演進。例如,部分型號配備7英寸彩色觸摸屏與USB接口,支持GLP自我鑒定功能,可自動檢測波長精度并生成報告。此外,積分球、自動進樣器等附件的集成,進一步拓展了近紅外檢測與高通量分析的應用場景。
未來,雙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將深度融合AI算法,通過機器學習優化光譜解析效率,同時采用更環保的LED光源與固態檢測器,降低能耗并提升壽命。其在納米材料表征、單細胞分析等前沿領域的潛力,正推動科學探索與產業創新的邊界不斷拓展。 上一篇 沒有了 下一篇 雙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量結果更加穩定和準確